-
- 明日执行长
- > 关于明日执行长
- > 明日执行长公约
- > 专业事业部
- > 徐伟 | HUcares公益团队
- > 李红 | 勿忘我公益团队
- > 柳茜 | PresidentX公益团队
- > 杜心童 | 倾音公益团队
- > 申请加入
- > 已毕业执行长
回归公益本质:培养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公益人才
明日益才团队 2018-06-14 15:42:01
易才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浩
2017年春节,李浩是在老家安徽一所敬老院陪一群孤寡老人度过的。
李浩是人力资源外包行业的早期创业者,他创立的易才集团成立于2003年,经过十余年高速发展与积累,已成为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
2013年起,李浩成立恩三基金会,逐渐开始将公益与商业相结合。在他看来,商业与公益就像是“左右手”,密不可分。
在上海,也有一位将商业与公益结合,并怀着同样想法的人——廖立远。廖是四川人,早年留学英国,并在伦敦一家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担任投资经理,于2011年与伦敦的几个中国同事成立了明日中国基金会,他们希望筹款支持中国公益人发展。
2015年,廖裸辞回到上海,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事业上。
李浩和廖立远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上海廖的办公室。在见廖立远之前,李浩正在为一个筹划已久的公益项目考察了几家基金公司,经人引荐,来到上海与廖立远会面。
那次会面李浩和廖立远两个人谈了很久,基于共同的理念和目标可以说是一拍即合。李与廖的投缘不仅在于对公益理念、公益发展模式有着高度统一的见解,在资源整合方面的互补,更在于他们对探索公益慈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视与渴望。
于是,他们决定组织发起“明日益才·海派青年社会创新大赛”,寻找和支持那些既有理想情怀,又有卓越的创造性和行动力的创业创新青年人才,支持他们用创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有效地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良好社会机制的构建。
就这样,一个是人力资源行业小有成就的企业家,另一个是海归基金经理,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人,却因为同样的梦想走到了一起。
在二人看来,这次海派社创大赛,就是为中小的社会企业创业者提供服务平台的一次创新和尝试,是用商业和公益模式解决社会问题的创业尝试。
可持续的公益解决社会问题
创业人才推动可持续的公益
Q
程海涛:为什么要发起“明日益才·海派青年社会创新大赛?”做公益,直接去对接一些需要扶持的项目或人不是更直接吗?
李浩
因为最近几年一直在做公益项目,在各个地方走访、考察,我发现中国现在公益事业的现状既不是缺钱,也不缺资源,包括受助对象也有很多,但真正缺的是有能力的公益创业人。
你到一线去看就会发现,做公益一定要有真正的公益心,同时还需要有领导能力、沟通和协调的能力……这就像企业招聘高管,找到合适的人非常非常关键,但目前阶段,这方面的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还很少。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发起这样的活动来吸引更多真正有公益心、有能力的公益创业人。
我们举办大赛更多是希望通过人才孵化的模式挖掘和培养既心怀社会又有专业能力的公益组织。大赛从海选、挖掘到培养等等是一套完整的机制,将支持公益人才和社会创新事业可持续地循环下去。这样的人才既可以来自公益组织,也可以来自商业公司,只要能够把公益结果的事情做出来,能持续地造血,就是我们的目标人才。
廖立远
我们对想加入平台进行孵化的创业项目,有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每个创业项目本身要解决一个社会问题。因为中国尚存诸多社会问题,从空气污染,到老人无人看管,或是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等等问题仍待解决。我们希望参赛者有他想解决的某个社会问题,然后证明他会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以什么模式进行,钱从哪儿来,人员从哪儿来等等,我们期待这个社会问题在他的框架中得到有效的解决。基于大赛的机制,我们会助力获得认可的项目长效发展,支持他把一个小团队越做越大,从一个点做成N个点,从一个地方做到全国,你会发现,这也是公益对于社会建构的重要意义。
Q
程海涛:所以你们希望从更深层去解决问题,就是发现一些“用创新的商业思维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青年人才?
李浩
是的。即使参赛的最终目的是盈利赚钱也没问题,最主要的是参选的项目是通过有效的措施去解决一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公益事业。例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问题,它一定不是砸钱就能解决的事,可能需要协调政府、小区居民、使用者等多方面的利益……如果有人针对这个问题有一些想法并愿意付诸实践,那这个人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廖立远
对执行这个项目的团队的领导力本要求也很高,实际上公益项目的难度一点都不比商业项目的低,甚至更难。能够提出有效的措施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人,是我们比较看重的,这样的人才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
Q
程海涛:你们就像天使创投,通过大赛去发现优秀的人和项目?
廖立远
我觉得我们的项目跟风险投资不一样,因为公益领域目前其实是不缺钱的。所以现在很多的公益组织最缺的根本不是大笔的资金,他们最缺的是人才,就是我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和怎么做好,这可能是一种情怀,但是能力不足、经验不足,这个是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大赛去解决的。
李浩
对,如果用我们的钱去解决社会问题,那我们就是失败的,最终一定是社会的钱,社会的资源,去解决社会的问题,我们核心就是发掘一批公益创业人才,并尽可能的支持他们创业成功。
廖立远
通过这个大赛,我们“立了一个flag”,就是我们愿意和这样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公益人才或团队长期合作。大赛选拔的过程给了我们互相了解的机会,互相熟悉,互相合作,一起走下去,长期扶持帮助他们,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商业和公益的边界正在渐渐模糊
Q
程海涛:回到公益这件事上,同样是做公益,你们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或者对公益的理解你们有什么独到见解?
李浩
其实公益这件事表面上看没那么复杂,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中国的公益和慈善事业发展到今天,接下来会走入专业分工的领域,就是有专业的慈善和公益人士。
历史在反复告诉我们,一个事业想发展好,一定要基于社会分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才是一个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但目前来看,专门从事公益事业的优秀人才还不多,易才是做人力资源的,廖总是做资金管理和财务投资的,正好对应的是人和财,我们觉得有可能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去发现、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Q
程海涛:正如你们二位所说,当前中国有很多很多社会问题,但几家企业的力量毕竟还是有限的。
李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很多企业做的事情其实也是在解决社会问题,也有的企业拿出一定的资金去专门做公益。所以,整个商业系统演化了这么多年,已经让商业和公益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了。
Q
程海涛:一个题外话,当一个人实现了财务自由或是财富积累达到一定高度,是不是都会生出一种做公益的心?
李浩
我觉得是这样,其实你说做公益跟有钱有关系吗?有。但我认为不是最直接的,更关键的其实是跟你的富足感有关。
Q
程海涛:富足感?
李浩
对,安全感和富足感。举个例子,假如我可能就是工薪阶层,但是我可以活得很幸福,钱也够用,每个月挣八千一万的,但是我也可以选择每个月从工资里拿出去一部分去做公益。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而且很多连工薪阶层都算不上,但是他的内心是有富足感的。在公益性方面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大小之分,捐几百万的和拿一个月工资去做公益的,性质是一样的。
另外马斯洛的需求曲线最高层次是“利他”,什么叫“利他”,不就是公益性吗?也就是说人到了这一个阶段,他如果有了富足感之后,可能都会想怎么去利他,只不过方式有各种各样,这是我的感受。
廖立远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高度一致,所以就比较谈得来。前段时间有一项调查,一线城市财富自由的标准是2.9亿,在我看来,对有些人来讲,即使手里有了2.9亿也很难财富自由,而另一些人可能月收入2万也能财富自由。评判财富自由的标准不是钱多钱少,而是安全感和富足感。
所以我们选拔人才时非常看重这一点,非常重视这个人有没有富足感和安全感。我们这次大赛设置了面试体系,还请了人力资源专家引入专业性的人才评估体系,公益人才素养测评的其中一项就是测试他的富足感和安全感。
这里就说到公益和人力资源的结合,将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公益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职业发展的路径,相应地,对于我们这一端来说也会产生同商业系统类似的一整套流程,例如人才的选拔、人才的评估、人才的激励、职业素养的培训,职业生涯的规划等等。出于投资的角度,如何对项目的社会价值进行评估等也包含在一套体系内,几乎和商业系统并列的一整套体系。
我们想率先把它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标准提出来,从某种层面上讲,如果我们做得好,对公益事业会有非常大的前瞻性和价值的,我们为成为这个行业史上的标准而努力。
秉承“海派”精神 为社会公益纳贤培才
Q
程海涛:为什么给“明日益才·海派青年社会创新大赛”冠以“海派”之名?
廖立远
一个是因为我们在上海举办大赛,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海派”所代表的一种实干、务实的精神,跟上海这个地方的文化有一定的契合度,“海纳百川”“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干得出色,这里就欢迎你,特别简单。
和这种精神一脉相承的是,我们跨界联合多方位的社会资源,广纳来自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支持卓有成效的创业创新人才在社会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稳、更远。
2018年3月启动的“明日益才·海派青年社会创新大赛”,旨在寻找卓有成效的创业创新青年人才,推动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良好社会机制的构建。
大赛通过创意征集与海选,初步选定三十强,经过专家评审团多轮评审选出十六强进入特训营;再经过特训营考察后选出八强进入总决赛,最终进入八强的青年社创人才将被评出以下奖项:
金奖1名
(将获得专项扶持基金15万元)
银奖1名
(将获得专项扶持基金5万元)
铜奖2名
(将获得专项扶持基金2万元)
此外还将评出优胜奖10名。